姜堰區梁徐街道:大棚種植引領鄉村振興 鋪就共同富裕“新花路”
初夏時節,姜堰區梁徐街道錢港社區百畝大棚內,一株株雪白飽滿的花菜在陽光下舒展葉片,農戶們手持鐮刀穿梭其間,刀起菜落間,一顆顆圓潤的花菜被整齊碼入筐中。 “這片大棚每天能收3000到5000斤花菜,比露天種植產量高出一倍!”錢港社區種植大戶徐文華抹去額頭的汗水,笑著說道。這位從田間走出的能人,正用大棚花菜產業為鄉親們打開增收新渠道。
徐文華采用“錯峰種植+精準管理”模式,將花菜分為兩批次種植。首批花菜球體膨大期時,用葉片遮光防曬,避免花球發黃;第二批花菜苗移栽后,通過溫濕度調控與水肥一體化技術,實現全年不間斷供應。“傳統露天種植畝產約2500斤,大棚內畝產能達5000斤,錯峰上市價格每斤高出市場價0.3元。”徐文華指著監測設備介紹,大棚內實時顯示溫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數據,農技人員根據數據調配營養液,讓花菜生長周期縮短10天。
這一技術突破不僅讓大棚產值實現翻倍,更帶動周邊農戶掌握標準化種植技術。今年以來,錢港社區已有20余戶農戶加入大棚花菜種植,形成“能人示范+農戶跟學”的產業格局。
“每天來大棚采收花菜,能掙120元,還包午飯!”年過70的村民將剛采收的花菜裝筐稱重,臉上洋溢著笑容。徐文華的大棚產業已形成“種植-采收-分揀-運輸”全鏈條,采收季每日吸納周邊村民20余人務工,年用工量超200人次。
為進一步擴大增收效應,徐文華與當地商超簽訂“訂單農業”協議,實現“產供銷”一體化。2025年,他計劃引入冷鏈物流設備,延長花菜保鮮期至15天,輻射帶動周邊4個社區參與種植。
從百畝大棚種植到帶動居民再就業,從技術突破到產業聯動,錢港社區百畝大棚在種植能人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用一株株花菜“種”出了鄉村振興的生動圖景。如今,錢港社區的“花菜經濟”正以蓬勃之勢,書寫著共同富裕的新篇章。
通訊員:鄧美鳳
編輯:湯晨潔
責編:宋涔瑋
審核:戈俊巍
- 姜堰區俞垛鎮:社會救助宣傳走進居家養老服務中心2025-05-15
- 姜堰區梁徐街道新聯會:深化掃黑除惡宣傳 筑牢平安建設防線2025-05-15
- 姜堰區梁徐街道新聯會:梨園雅韻映社區 千盞燈火共鄉音2025-05-15
- 姜堰區俞垛鎮:組織開展優撫對象免費體檢活動2025-05-15
- 姜堰區溱湖污水處理廠:精準科學治污 守護碧水清波2025-05-15
- 泰興經濟開發區:“一鍵”直達 “貼身”守護2025-05-14
網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