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區梁徐街道二塘社區:我們的“菇”事
“桑鵝楮雞皆不及,嫫姑天花當拱揖。”明代史遷《菌子詩追和楊廷秀韻》中極盡贊譽的菌中珍品,如今在姜堰區梁徐街道二塘社區的田間地頭煥發新生。這里,一場以赤松茸為載體的“綠色革命”正悄然書寫鄉村振興的生動篇章。
走進二塘社區的“赤松茸”菌菇大棚,濕潤的空氣中彌漫著菌菇特有的清香。秸稈鋪就的“溫床”上,一簇簇赤松茸撐開紅褐色傘蓋,菌柄瑩白如玉,宛如大地的精靈破土而出。這些生機盎然的場景背后,是上海大學胡雪峰教授團隊研發的“秸稈基料仿野生栽培技術”在默默發力。
該技術以“稻草+木屑+玉米芯+麩皮+米糠”混合發酵形成基質,通過秸稈覆蓋實現溫濕度調控,既破解了農業廢棄物處理難題,又還原了赤松茸天然生長環境。“傳統種植依賴木材,成本高且不可持續。現在用秸稈,不但節省了成本,產出的菌菇品質更優。”二塘社區黨總支書記申太國介紹道,“現在,赤松茸畝產超5000斤,畝產值預計能突破3萬元。”
村民錢粉女夫婦十指翻飛,竹筐漸滿?!皬木N培育到采收,我們夫妻倆每天能掙160元,現在既能照顧好家里,又能掙到錢,心里特別踏實?!卞X粉女的笑容里透著滿足。“鄉村振興既要富口袋,更要綠生態?!鄙晏珖硎?,未來將緊密圍繞特色優勢產業持續發力,深入挖掘赤松茸產業潛力,拓展上下游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同時,積極探索更多契合本地的特色產業,推動產業多元化發展。
如今,赤松茸的“紅傘傘”已撐起二塘社區的振興夢。從實驗室到田間,二塘社區正以科技為筆、產業為墨,在廣袤鄉野間揮毫續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時代新篇。
通訊員:王月蓮
編輯:湯晨潔
責編:宋涔瑋
審核:戈俊巍
- 姜堰區溱潼鎮:召開武裝工作會議2025-04-01
- 姜堰區俞垛鎮何祝野村開展“平安清明 文明祭掃”宣傳活動2025-04-01
- 姜堰區俞垛鎮柳官村:春風拂綠清明日,文明祭祀樹新風2025-04-01
- 姜堰區俞垛鎮薛陳村:“我們的節日·清明”文明祭掃宣傳活動2025-03-31
- 姜堰區俞垛鎮春草村:篙子齊,船槳快,百姓劃船樂2025-03-31
- 姜堰區梁徐街道江村社區:小積分匯聚大愛心2025-03-31
網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