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美看東方 |江蘇泰州:古籍地方文獻里的中秋古詩與習俗
又到一年賞月時,江蘇泰州古籍地方文獻中有很多關于中秋的詩,不僅詩句優美,還記載著不少當時的中秋習俗。
清代康發祥詩云:“月宮人祭在中秋①,果品堆柈(同‘盤’)各樣收。更向水鄉求異品,鮮紅菱角又雞頭。”(《海陵竹枝詞》卷二)
【注釋】
①《泰縣風俗談》卷十:“俗以八月半為中秋節。比戶香花供月。其陳設有兔子燈、寶塔燈、菱、藕、榴、芋、月餅之類,多者至二三十種。舉家向月膜拜,謂之敬月宮。”
清代趙瑜詩云:“中秋人口稱羅漢①,未到黃昏盼月圓。東壁笙歌頑寶塔②,西家鼓樂上張仙。”(《海陵竹枝詞》卷三)
【注釋】
①俗云一年三百六十日,自端午日起,中秋日止,此一百日之內極難調理。若保過中秋,則無大憂虞。鐵羅漢,謂人精神健旺。
②舊俗以碎瓦堆成“寶塔”,頂端留一塔口,在塔內燃燭或點燃竹木谷草等燃料。
清代儲樹人詩云:“愿得藍田玉產雙,宜男香草佩蘭茳。上元佳節中秋夜,送了張仙①又送樁。”(《海陵竹枝詞》卷四)
【注釋】
①典出藍田種玉,原指楊伯雍在藍田的無終山種出玉來,得到美好的婚配,后用來比喻男女獲得了稱心如意的美好姻緣。
清代儲樹人詩云:“中秋賞月月光明,碧藕紅菱碟子盛。蠟炬輝煌看寶塔,高高卻是瓦堆成①。”(《海陵竹枝詞》卷四)
【注釋】
①中秋日,俗以碎瓦堆寶塔,燃燈于內。
此外,夏兆麐先生在《泰縣風俗談》中也記載了部分有關中秋節的泰州地方風俗。
堆瓦塔
中秋之夕,小兒以瓦爿堆作寶塔,燃燈于內。
燒斗香
香肆以紙為斗束線香,層累而上,多者至三五層,名曰“斗香”。中秋夜,人競買而焚之,謂之燒斗香。
送船樁
送船樁為人有子之兆,鼓樂導前,至則爆竹聲聲歡迎入室。姜堰更有送橋磚例,磚以西街岱岳寺側,號稱三橋者為最靈應云。
作者:葉勁松
相關詩作由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嚴勇整理
編輯:王健
- 泰州:“潮涌泰州·市(區)篇”大型融媒體新聞行動走進興化市2024-10-10
- 江蘇泰州:“康養+醫養” 構建多元養老新模式2022-12-20
- 暖新聞|泰州老黨員免費分發消毒酒精2022-12-20
- 可免費領取“布洛芬”?泰州這家藥店火了!2022-12-20
- 中國式現代化丨泰州:推進長江大保護 建設百里長江綠岸2022-12-20
- 泰州第三高級中學:南園詩話202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