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興化長江引水工程通水兩周年》之一: 從“合格水”到“優質水”的轉變
2021年10月13日,興化市長江引水工程全線通水,156萬興化人民“喝上長江水”的多年期盼一朝夢圓。今天,距離興化長江引水工程通水整整兩周年,本臺推出系列報道,回眸這項興化有史以來最大的民生工程的建設歷程,全景展示這項幸福工程給興化百姓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新變化。首先請看第一集:《從“合格水”到“優質水”的轉變》。
在粵海水務調度中心,從智能化電子顯示屏上可以直觀地看到興化長江引水工程的整體布局。從取水口到泵站,再到6座水廠,它的線路圖都清晰可見。同時,還可以看到各個制水工藝流程的實時監測運行數據。
上午,記者在興化粵海水務有限公司周莊泵站的調度中心看到,工作人員正在通過智慧管理平臺,對制水工藝流程進行遠程數據監測和設備操控。
興化粵海水務有限公司周莊泵站調度中心值班員石斌告訴記者:“我們發現城區供水量有點偏小,所以我們提高了城區方向機組的頻率,增加了城區方向的供水量,從而達到了控制全線流量平衡的目的。”
這個輸水流量遠程控制程序,僅僅是興化長江引水工程眾多智能信息化設備工藝的一個縮影。從興化城鄉居民喝內河水與井水,到粵海水務通過智慧管理平臺,保障百萬人民飲用到優質、安全的長江水,興化市只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
興化地處里下河腹地,四周高、中間低的“鍋底洼”地勢,使得水質很容易受到影響。為徹底改變長期困擾興化人民的吃水問題,讓156萬群眾喝上放心、優質的長江水,興化市在2019年底,與粵海水務牽頭的社會資本方共同投資約27.6億元,開工建設長江引水工程。工程以長江作為主供水源,鹵汀河作為備用水源,從泰州三水廠三號取水口取水,向北沿S35滬溧高速鋪設直徑2200毫米的輸水總管,引長江渾水至周莊鎮,經周莊增壓泵站增壓后,分別輸送到六座區域水廠。工程共鋪設輸水管道234公里,建設每日增壓供水43萬噸和8萬噸的增壓泵站各1座,橫跨泰州三區及興化全境。施工過程中,興化粵海水務及各建設單位全力攻堅克難,快速推進工程建設,于2021年10月13日正式通水。
興化粵海水務有限公司安監技術部副經理楊存寬介紹:“我們采取了攻堵點、克難點、搶節點等有力舉措,團結和帶領1500多名建設者,經過680余天的不懈努力和艱苦奮戰,全面打贏了興化長江引水工程攻堅戰。”
作為省市級重點工程,興化長江引水工程也是興化有史以來投資體量最大、施工戰線最長、使用管徑最大的重點民生工程。這項工程的建設運營,實現了泰州長江水源全覆蓋,對于保障百萬興化人民安全可靠飲水,促進興化城市建設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興化長江引水工程也因此榮獲泰州市“駿馬獎”,興化粵海水務榮獲最佳工程管理獎。
工程投入運行后,興化粵海水務制定了各項安全生產運行操作及檢修維護規程,發布了數10項應急保障預案,并建立定期監督檢查機制,全力保障供水穩定。
興化粵海水務有限公司周莊泵站調度中心負責人周凌志說:“我們編制了檢維修制度、設備保養規定、機電管理規定等生產性制度11項,并且嚴格按照制度執行,同時自主實施泵房通風降溫改造、調流閥延伸桿改造等多項技改項目,在節約社會資源的同時提升了泵站設備穩定性。”
粵海水務還采用現代化集成系統,為水廠和泵站的生產監控、調度決策提供數據支撐,保障供水壓力和流量,快速傳遞供水情況等重要信息,確保供水系統運行正常。
興化粵海水務有限公司周莊泵站調度中心值班員石斌告訴記者:“調度中心的自控設備平臺監測可以實時獲取各個水廠的水量、壓力和水質等參數信息,并通過數據分析和算法計算,實現對上下游水廠的水量控制,保持全線流量平衡。”
各相關單位也加強水質監測,全力保障興化市民喝上安全、優質的長江水。
興化市城投供水(集團)有限公司水質檢測中心化驗員郝文娟介紹:“利用長江水生產的生活飲用水渾濁度、高錳酸鹽指數、消毒副產物等指標更低,使我們的生活飲用水更加安全、優質。”
興化市城投供水(集團)有限公司水質檢測中心主任李春梅說:“水質檢測中心目前具有109項檢測能力。我們將以嚴謹求實、科學公正的態度,嚴格把控水質質量,并及時在我公司網站公布水質數據和檢測結果,增強水質的透明度和公眾的信任度。”
記者:劉穎 申輝 楊琦(見習)
編輯:周慧敏
責編:劉麗
審核:戚翔 聞棟
- 公示|姜堰新增3家指定免疫點!2023-10-14
- 祝賀|擬表彰名單公示!2023-10-14
- 速看|明晨8時!考錄公務員開始……2023-10-14
- 注意|市區部分道路實施限制通行2023-10-14
- 人事|省政府通知!2023-10-14
- 打卡|暢快愜意!泰州這條21.0975公里的路……2023-10-14